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济南殡葬社工"隐私" 工作在"潜伏"月薪3800

济南殡葬社工"隐私" 工作在"潜伏"月薪3800

 

随着高考的开幕,又一轮暑假即将到来,在假期做做义工、社工,是不少准大学生的计划。然而,什么是社工?社工在社会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他们又有着怎样尴尬的“私生活”?

5月7日至21日,大众网记者利用近半个月的时间,先后采访了济南市民政局、济南市社工协会、民间社工机构、高校社工专业师生,以及不愿暴露身份的专兼职社工等,记录社工这个群体的面临的现状。

一位殡葬社工的“隐私” 工作在“潜伏”对人常“说谎”

殡葬社工是社工的一种,工作环境和内容的特殊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从5月中旬开始,大众网记者开始电话约访济南的殡葬社工王辉(化名)。到他的工作地点实地采访,到非工作地点进行面对面采访,不见面的电话采访……种种采访方案均被他一一婉言谢绝。最终,5月21日,王辉终于同意,通过书面方式接受大众网记者的采访,并一再强调“请用化名”。在文字中,王辉说,由于社会对于殡葬社工的低认同度,他一直“潜伏”在殡仪馆,对逝者家属进行“哀伤辅导”,除非是碰到熟人不得以暴露身份,否则他从来不会跟人提起自己的职业。

 

工作单位要保密,除非遇到熟人不得不暴露身份

每当亲戚朋友问起自己的工作单位,王辉(化名)总是以一句“在民政部门工作”带过。事实上,王辉是一名殡葬社工,作为济南市社工协会“社工伴您同行”哀伤辅导服务项目的一员,王辉需要常驻济南市某殡仪馆开展社工服务。

王辉介绍说,济南市社工协会“社工伴您同行”哀伤辅导服务项目主要的服务内容是对家属进行哀伤辅导知识的普及,进行心理疏导,使家属学会丧亲时宣泄哀伤情绪,“在殡仪馆里有时会碰到没有人陪伴、处于病态哀伤的家属,这个时候殡葬社工的陪伴、聆听和心理疏导就十分重要。”王辉说。

“很多这个项目的社工家人都不知道是在殡仪馆工作,除非在殡仪馆被熟人碰到主动暴露身份,否则几乎从不跟人提起。”王辉说,作为社工,对于他人心理的考虑有着比常人更深刻的认识,“这都是些善意的谎言,主要不想他们因为我们的工作承担太大的心理压力。”

王辉告诉大众网记者,济南市目前共有7名社工在济南市两家殡葬服务机构从事社工工作。作为一名已经从事社工工作7年的资深社工,持有社会工作师(中级)证书,王辉在殡仪馆开展社工服务才不到3年时间,而这已经算是“老资格”了。

“在7名殡葬社工中,只有3名在本岗位工作超过1年,其他基本都是一年一换,剩下的4名社工都到职不到一年。”王辉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出于对殡葬行业本能的排斥,殡葬社工的离职率相对其他社工岗位要高出不少,“社会的偏见、身份的不认同、工作环境的压力、婚姻择偶的焦虑、薪酬待遇过低这些因素在殡葬社工身上的影响尤其明显。”

 

入职七年,节假日半休,月薪3800元

虽然已经从业7年,是中级社会工作师、项目小组组长,而且在殡仪馆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开展工作,但是王辉的薪资水平算不上高,“每个月各种生活补贴、岗位津贴、特岗补助、职称补贴、加班费加起来不到3800元。”王辉说,这样的薪资的前提是“中午不休息,每周工作六天,节假日半休”。

王辉坦言,作为特殊领域的“拓荒者”,目前来看,感觉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但是,他对社工事业的前景充满信心,“社工群体是一个高学历、高能力、高专业性的年轻群体,绝大多数社工满怀热情参加工作,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专业能力和人生价值的提升,这是其他工作所无法比拟的。”

根据从业七年的切身体会,王辉觉得,在发展阶段,社工的流失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工作性质、工作强度相当的情况下,我希望专职社工的薪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样,能够参照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标准执行,这样薪酬待遇标准能够形成逐年递增的机制,更能发挥待遇留人的作用,希望济南的社工组织能够成为培养社工实务人才和各级民政干部的‘黄埔军校’。”王辉说。

 

岗位社工也有无奈,常常沦为“打杂”的

与王辉这种“项目社工”不同,专职社工还有一类“岗位社工”。所谓岗位社工是指根据工作需要,被派驻到不同的政府部门去开展工作的社工。5月14日,济南市社会工作协会宣传教育部部长陈莹告诉大众网记者,在一段时间里,很多岗位社工面临着“行政化”严重,“手脚被束缚”的窘境。

“在一些单位,我们派驻了社工过去,但是由于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不高,很多社工成为了办公室‘打杂’的。”陈莹说,“单位不知道社工是干什么的,也不太重视社工的作用,最后只好安排一些像调查户口这样的活给社工干,浪费了宝贵的社工资源,违背了初衷。”

陈莹认为,这样的情况是社工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济南市社工协会2005年才成立,成立后有组织的社工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多。直到2009年,济南市政府购买的首批社工师上岗,济南的社工事业步入正规发展,至今才不到5年的时间。”

陈莹说,近几年,为了扭转岗位社工面临的“行政化”过重的情况,各社工机构逐步以项目社工取代岗位社工,“项目社工通过前期调研、组织策划一些社工项目,相当于带着任务开展工作,有了一个量化的指标,将改变以往岗位社工那种‘单位不会用、社工无从下手’的局面。”陈莹说,随着社会认知程度的不断提升,目前仍有的少数岗位社工也越来越多地被服务单位认可,开始正常地开展社工工作。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4/0609/148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