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大”与“小”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大”与“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新观点、新要求、新部署,推动“自上而下”传统的社会管理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治理转变,推进“加强社会管理”向“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转型,促进政府主导、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增强市场主体社会责任的系统转承,为开创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奠定了基础。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大连应准确把握市情社情实际,在社会治理的方式、内容、手段等方面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以改革精神推进全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坚持“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的统一,切实把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化。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牢牢把握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治理的根本遵循和创新指南。当前,我市同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治理面临诸多传统老问题、发展新情况。在城市定位上,我市既是拥有沿海开放既有优势、新领军发展优势,加快“三个中心”建设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又面临区域、城乡间发展不平衡等老工业基地现实掣肘。在经济发展上,城乡创业就业需求增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上日程,区域间、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问题敏感,全市城乡还有近12万人处于低保水平,100多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下,统筹各方利益难度增加;工业用地、城市用地需求激增,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矛盾增多,国企改制、劳资纠纷、医患纠纷、非法集资等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复杂,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药安全等压力增大。在社会转型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流动人口数量增大,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居住结构复杂。在思想层面上,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突出,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增强,但价值取向多元、道德标准不一,社会治理难度增加。新形势启示我们,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既需要从“大处着眼”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又要聚焦全市实际,更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制度,探索治理路径,创新方法载体,借鉴引入“项目化”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手段,从“小处着手”细化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信访工作、健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深化平安大连建设等社会管理创新项目,以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项目化,落实中央要求,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大视野”与“小视角”的结合,提高社会治理创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社情民意应时而变,创新社会治理只有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才能有效。我们既需要立足高远、放眼世界,以“大视野”了解前沿的、把握规律的;又要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以“小视角”学习先进的、形成自己的,真正让我市社会治理创新切合时代发展、符合城市实际、契合社会进步、适合民众需求。比如,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上,学习美国发挥非营利组织和私人社会管理作用的做法;借鉴深圳福田区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明确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适合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比如,在依法治理上,借鉴新加坡依法进行社会管理的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以健全法制环境规范社会秩序。再比如,在源头治理上,借鉴北京、宁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建立起区、街道、社区和网格四级管理体系,拓展原先的市容清洁、居民投诉、辖区摊贩管理、非法小广告清理等城市管理职能,赋予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工作者、网格消防员等更多社会管理功能,实现“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完善共享各部门、多领域的信息数据库,推动治理服务精细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善于坚持“大视野”学习、“小视角”借鉴,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出真招,谋实策,确保我市社会治理创新可复制、可推广、有生命力。

坚持“大工程”与“小文章”的互动,让社会治理创新立见立行。创新社会治理是一项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的,囊括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协作、互动互补、相辅相成作用,着力在反映群众诉求、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调解利益格局、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增强社会活力上,多领域、多层面做好创新“小文章”,立见立行,积小胜为大胜,全面提高全市社会治理水平。要发挥我市业已形成的社会治理创新优势,探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市统一的“大连民意网”,整合拓展“365”、“帮万家”等区域服务品牌为全市综合性服务平台,及时高效便捷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要瞄准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加快创新,抓住上下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推进创新,真正以实际行动、实在成效增强社会信心、推动改革进程。要以推广社会管理网格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创新“镇改街”、“村改居”的基层治理模式,适应全域城市化需求;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为突破口,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作用;以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为着力点,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以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开展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应急社会化管理创新试点、健全互联网管理机制为侧重点,推动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作者系中共大连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作者:邵龙馥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14/0604/147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