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业内交流 浅谈社工介入老年“不婚族”

浅谈社工介入老年“不婚族”

 

社工中国网消息:从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目前,我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老年人口则以3.2%的速度增长,全国老年人口近2亿,单是60岁以上丧偶的老年人就有4500万,不容忽视的是,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3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人均寿命已达到76岁,高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甚至高于一些欧洲国家。按照先行的老年人生存模式推算,60岁的老人平均还能生活15到20年左右。因此,老年人丧偶之后漫长的岁月如何度过,老年人的再婚问题成为社会日益凸显的焦点。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老年人再婚,障碍重重,不少老人无奈成为“不婚族”。

婚姻本该是自由、幸福的喜事。但在目前,我国不少老年人再婚遇到重重障碍,有的冲破阻碍恋爱,但婚后缺遇到这种或那种的问题,最终能够长久的很少。通过梳理不同案例,阻碍老年人再婚主要有四方面的障碍,首先是传统观念的束缚。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老年人再婚被认为是老不正经,而从一而终的观念也根深于这些人心中。再加上社会舆论和周围亲友的态度,更让这些老人不敢越雷池半步。第二,错误的择偶观。部分老年人再婚不再以感情为基础,而是出于自私的、功利的目的,再婚,仅仅是为获取一些经济上的利益和满足一些社会需求或者身体需求。第三,害怕损失利益。不少老年人认为,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感情的重心已经移到了女儿和晚辈身上,希望可以给子女和晚辈更多的经济财富和精神财富。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的老年人认为房屋、财产等实际问题阻碍了老年人再婚,再婚后的财产再分配已经成为阻碍老年人再婚的渐间原因。第四,子女反对是阻碍老年人再婚的直接原因。子女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老年人应该从一而终,不能理解老年人的生活选择,没有意识到老年人同样需要爱情,再加上一些子女担心老年人再婚会影响到日后财产的分配,以及继父继母老年生病乃至身故需要较大的物质和精神投入,极力反对父母再婚。

 

面对老年人再婚难的种种障碍,专业社会工作者应该介入,给予老年人帮助,目前,在我国社会工作者不被公民所熟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社工就是志愿者,社工就是仅仅陪老年人聊聊天,其实社工并不仅仅只做这些。社工的解释有好多种,目前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指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一种职业。以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帮助服务对象发挥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要求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应对老年人再婚难的问题上,社工做为第三方,在调解老年人之间关系,老年人与子女关系有天然的优势,要真正帮助老人再婚,我认为社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打破传统观念,引导老年人大胆追求幸福。在中国经过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已根深蒂固,短时间很难破除,社工要通过讲解西方国家老年人和国内老年人追求幸福的典型事例,并通过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引导老年人破除传统观念,大胆追求幸福。

第二、树立和宣传正确的择偶观。借助老年协会组织,依托社工丰富的案列资源和多样的工作方式,以典型事例为宣传点,在社区、公园等老年人集聚的地方,广泛宣传,宣传和引导老年人形成正确健康的择偶观,摒弃不以感情为基础,只为获取经济利益和满足某些社会需求或者身体需求的错误观念。

第三、落实婚前协议,争取子女支持。老年人婚姻专家郝麦收指出,老年人再婚要坚持“三不便”原则:即婚前财产所有权不变、花钱财产继承权不变、亲子关系不变。社工要协助老年人落实婚前三不变,重点是指导帮助老年人签署婚前协议。同时社工要积极与子女进行沟通交流,从改变旧思想观念、老人财产继承、老人幸福安享晚年等方面说服子女,运用多种方法积极争取子女支持。

第四、依托老年协会,组建中老年婚介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要依托现有的老年协会,指导帮助老年人成立婚介服务中心,在婚介服务中心运营中,社工要发挥重要作用,前期要做好服务中心的宣传和组建工作,做好会员登记管理工作;中期要重点做好子女沟通、老年人心理调适和落实婚前协议;后期,即在老年人领证结婚后,社工要继续做好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老年人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子女沟通。确保老年人可以真正追求到自己的幸福生活,真正可以安享晚年。

人都有年轻的时候,也都有会变老的时候,在我们周围有太多的老年人,虽然他们年龄慢慢变大,但他们依旧是正常人,同样需要过正常的生活,他们需要关心,需要照顾,尤其是那些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的家庭,更应该体谅理解老人。不少老人以前因为子女小,担心再婚后子女受委屈,同时也为了更好养育儿女,他们没有顾及自己的生活。现在,子女都以成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老年人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完全是正常的事。全社会应以平常心看待,子女更应给予理解和支持,要积极配合社工帮助老年人真正实现安享晚年。

作者:孙铁林

工作单位: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民政局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exchange/2014/0603/146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