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理论前沿理论研究 社区日间照料中引入社会工作的探讨

社区日间照料中引入社会工作的探讨

 

社区日间照料中引入社会工作的探讨子女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尤其是那些城市上班族。社区日间照料就是为那些白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老人的子女提供了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是我国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专业社会工作作为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专业和职业,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专业社会工作者针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比较明确的服务对象,从促进老年人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依托他们的专业性重点做好宣传者和引导者、组织者、资源提供者、心灵倾听者、服务提供者五个角色,促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健康运营。

【关键词】社区照料;社区工作;社会工作

一、 引入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得到照顾。在城市,不少年轻家庭需要同时承担四个老人的养老和小孩的上学,他们不仅要承担沉重的经济压力,还要应对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和小孩的问题,小孩可以送到学校,但老人怎么办?养老院是一个选择,但不少家庭都没有选择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一个是因为他们内心不愿意让老人生活在那,思想上过不了那个坎,还有一个就是经济负担,目前在城市中条件比好点的养老院收费都比较贵,一般条件的家庭很难承担,条件不好的养老院,收费低,但子女内心不愿意让老人住到那。老年人考虑到子女工作忙,负担重,很多时候选择照顾家庭,他们不愿意让子女为自己花钱,不愿意去住养老院。很多老人经常天天呆在家里,他们白天的生活就是看看电视,在屋内走走,晚上等着子女回来是他们一天生活中唯一的期盼。久而久之,他们不愿意去外面,他们变的寡言少语。心理学医生通过调查发现不少老人因为长时间寡言少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心理疾病,这些疾病不会很快影响到他们的身体,但精神上的疾病会让他们的生活质量降低不少,虽然他们衣食无忧,但他们并不快乐,他们的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慰藉。

 

严峻的老年人养老问题一定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不合理的应对措施引发的社会性事件也不少,老年人能否在晚年可以安享晚年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是一种介于专业机构照料和家庭照料之间的新形式,对于社会众多独居、“空巢”老年人来说,由于退休金不高,加之老人恋家思友的街坊情结,他们宁肯“独守空房”,也不愿到养老院。而对于一些子女工作繁忙,白天没有时间照顾老人的家庭来说,“日间托老”也不失为一种“两全”的养老服务方式。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的建立不仅为政府减轻了压力,也使老年人切身受益,为社区养老事业搭建了新的平台,为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社区日间照料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补充,但在具体的运营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我认为很必要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中引入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专业的助人自助活动,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的职业。著名社会学家王思斌对于社会工作的解释;“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个定义指出了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即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帮助他人的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地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专业性和利他性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特点。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中引入社会工作,就是要依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针对中心运营中存在问题,进行专业指导。同时要依靠社会工作的利他性可以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发展志愿者组织,积极开展社区服务,为社区中有需要的老人和儿童提供服务,促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长久健康运营。

 

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1、进来的人少,这是目前在大部分社区日间照料发展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没有服务对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每天都按时正常营业,但来日间照料中心的人少。大多只是来看看电视或者看看书,并没有长时间在中心驻留,中心建立的食堂也很难正常运营,即使在建立中心当初就已经明确只收成本价,其余成本由政府财政补贴,整个饭菜价钱和市场上比,确实很便宜,但吃饭的人还是很少。

2、 中心运营中没有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目前,老年协会在各地都有自己的组织,但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老年协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协会组织名存实亡,不少地方只是挂个牌子,并没有实际的运行起来。二是知晓度低,没有实际运作,没有具体开展活动,没有充分调动老年人参加组织活动,不少老年人只是知道有这么个名字,但具体是干什么的就不知道了。三没有健全组织制度,号召力、组织力不强。

3、老人的活动形式单一,大多只是看看电视。中心一般都建立有完善的老人活动设施,有老人棋牌室、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户外健身设施。也许是老人生活习惯或者个人爱好的原因,也许是对新事物不熟悉原因,导致目前老人活动形式单一,造成现有资源浪费。

4、 老人精神需求难以照顾。来中心的老人一般都是独居、空巢老人,子女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老人交流,久而久之,很多老人慢慢变的寡言少语,即使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也不给子女说。在精神方面或多或少都有需求,但目前在这方面,社区照料中心做的不够好,急需专业社会工作介入。

5、服务范围小形式单一。目前很多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只为本社区老人提供服务,而且只为那些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提供服务,而且服务方式比较单一,针对那些身体行动不便的老人,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给予照料。

 

三、社会工作的角色定位

针对目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在社区设置社区社会工作站,引入专业社工,依托社工的专业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指导纠正,要办好社区社会工作站以促进社区照料服务健康运行,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五个角色。

1、 宣传者和引导者。专业社工应在本社区内重点宣传日间照料中心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同时要积极宣传社会工作的概念和社会工作的理念,广泛宣传,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社工活动,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让居民了解社工,支持社工。同时社工要在社区大力推广“社工+义工”的模式,要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在社区中广泛发展自愿者组织,协助志愿者组织做好会员招募登记工作,积极引导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尤其是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和儿童提供服务。

2、 组织者。社会工作者要着力协助当地老龄办组建好社区老年协会,这方面,社工要发挥自己的组织能力,要帮助老年协会健全制度,完善管理,加强组织能力建设。老年协会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中作用非常重要,不少地方的日间照料就是依托老年协会开设起来的,因此,社工要慢慢培养老年协会具有自我发展会员、开展活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力争通过一段时间努力,使老年协会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完全可以协助日间照料中心主管服务好老年人。

3、资源提供者。社会工作者要整合社区内的可利用资源为中心老人提供可选择服务,同时专业社工可根据老人具体情况提供特殊化的个性服务。如果当地社会组织发展比较成熟,可以积极联系社会组织,依托社会组织成熟的服务机制,争取为老人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外部社会服务。

4、倾听者。经常处于独居、空巢老人,不管是对社会、环境、生活、还是子女或多或少都有不满情绪,这就需要社工做好倾听者,在倾听的同时社工要针对不同老人的不同状况,采取个案辅导的方式,积极帮助他们把心中不满情绪释放出来。同时社工要及时与老人的子女联系沟通,把老人的想法及时告诉子女,引导子女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比较合适的服务。

5、服务提供者。针对目前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存在的服务范围小形式单一问题,社会工作者要统筹各方资源,协调好各个自愿者组织。扩大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范围,根据本社区的范围,可以给相邻没有日间照料服务的社区提供服务,并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在条件成熟时,成立日间照料中心;同时要针对社区中那些身体行动不便,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协调自愿者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洗衣洗澡服务,让老人可以在家享受到便捷的社区服务。

 

四、 三点注意

1、  社区社会工作站和社区的关系,社区社会工作站属于社区的一个组织,是为专门为引入社会工作者而设立的,社区社会工作站是对社区服务功能的一个补充和强化。社区是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也成为占有一定地域的人口集中体,它由五个要素组成,分别是人口、地域、制度、政策和机构。社区范围大,组织机构多,可提供的服务多,社区社会工作站只是他的一个组织。

2、 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职责不同。这一点在具体工作要注意,不要把社区中所有的工作都当做是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也不要把社会工作者的职责错误的给予社区工作者,在一些地方社区管理者把很多行政性工作给予社会工作者做,这是不对的,这样会造成社工该干的工作没有精力去做,该搞的服务,没有搞好,对整个社区服务效率的提高没有好处。虽然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一种方法,但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宽广性和服务方式的多样性都决定了他不是一项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工作,社会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明确各自职责。

3、 社区社会工作站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关系是相互联系。两个是独立的机构,都归属于社区,是社区服务内容,对整个社区服务功能的发挥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社区社会工作站把促进社区日间照料发展做为本机构的一个目标,从他们专业的角度针对存在问题,提供合理建议和意见。同时社区日间照料又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岗位和机遇。

五、 总结

社区日间照料是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在晚年可以安享晚年提供的一项惠民措施,在中心运营中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利用社工的专业性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及时解决可以出现的问题,依托社工在服务领域的宽广性和工作方法的多样性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服务,同时积极引导发展志愿者组织和老年人协会组织,积极宣传“社工+义工”的发展模式,引导志愿者组织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多种服务内容,在提供服务内容时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更应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从政府角度,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社会组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和资金投入力度。社区社工在工作要明确职责,牢记工作理念,积极借助社会力量,促进社区照料的健康发展,努力为本社区居民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生活环境。

文章来源:http://theory.swchina.org/research/2014/0528/145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