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行业发展行业动态 首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

首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

 

本报记者 张丽霞 孙彦川

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应该为这座城市的社会治理创新贡献多少智慧? 要为首都人民的福利服务水平提升献出多少能力?4 月24 日,北京市民政局召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踏上了首都社会治理创新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征途。会议透出的多部门协力、全领域推进的信号表明,首都社会工作事业拉开了快速发展的序幕。

岗位开发:为专业人才打造平台

截至2013 年底,北京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工已达15429 人,占到全国持证社工人数的1/8;社会工作者已在十多个领域开展专业服务。传统工作嫁接专业理念与方法后带来的质变,正在悄然减轻着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阵痛,为这座城市提升幸福感积蓄着能量。

岗位是干事业的平台,有了岗位才能引来人才,才能让人才真正干出事业。民政事业单位是首都社会福利服务的窗口,体现着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为了发挥社会工作的的专业作用,促使融入民政事业,今年,市民政局在全市民政系统事业单位全面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近年来,民政事业单位很多职工积极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取得了证书,但并未被聘用到社会工作岗位,仍然在原工作岗位,出现了专业人才不做专业工作,单位又急需专业人才的矛盾局面。”北京市民政局人事处副处长李仁利说,“加强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矛盾,真正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挥专业作用。”

2014 年1 月,《关于加强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出台。这是继2009 年北京市人事局和民政局联合出台《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后,对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做出的更为具体和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实现“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北京全市民政事业单位已设置社工岗位314 个,占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的25%。部分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和区县民政局已经设立了社工科。在推荐岗位设置的同时,全市民政事业单位将在专业服务方面狠下功夫。李仁利告诉记者,今年岗位设置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大,人岗结合将更为紧密,专业服务将全面铺开。

 

配置资源:为专业服务让渡空间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大量的公共服务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因此催生了大量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北京市民政局在转移政府职能的同时,将让渡空间与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培育发展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2013 年8 月,北京市民政局试点转移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购买千万元服务,其中专业社工服务占了不少比例。为了让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有能力承接服务,市民政局选取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和北京增能社会工作发展促进中心两个机构为支持型社会工作机构建设试点,探索建立可复制的管理制度、工作方法等,供其他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借鉴学习,提升能力。

社区是社会工作的主阵地。民政局牵线搭桥,以项目展示的方式将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进行梳理,设计成一个个项目,面向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开放并购买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无缝对接,让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巩固了在社区服务的根,也让社区居民从精细、专业的服务中看到了社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悄然变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社区为服务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服务模式正在形成。

“三社”联动机制让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有了作为。民政局率先而为的职能转变也让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服务进入了民政事业单位。社会救助工作是北京市民政局确定的2014 年度工作重点工作之一,刚刚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了社会工作的作为空间。北京市民政局从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入手,向社会工作事务所购买了8 个专职社工岗位,每个社工岗每年的费用为8 万元,专门为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病患者和智障人员两类特殊受助人员提供心理治疗、社会康复、心理需求评估等救助服务。

 

人才培养:为事业发展蓄能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在推进会上指出,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各种新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断凸显,导致社会矛盾的触点多、燃点低,这对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为社会工作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社会工作事业能否扎实有序发展,重点是人才,难点也是人才。北京市民政局的领导们对人才培养考虑得更久、更远。

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 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后,北京市就建立起了由市社工委、组织部、民政局、人保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社会工作发展相关问题。市民政局还邀请市委组织部等部门的领导参加市民政局召开的有关社会工作的会议,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上形成合力。

自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开考以来,北京市每年的参考人数和通过考试的人数都位居全国前列。市民政局还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20 多所院校合作建立了社工教育合作培训基地,加强对社会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和能力提升,夯实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在2013 年出台的《首都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纲要》中,北京市民政局提出了“ 社会化、产业化、信息化、体系化”的发展目标。纲要指出,民政领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主阵地,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可以为民政工作提供创新动力,为推动民政事业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撑,为实现新时期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在推进会上,李万钧提出:“要力争2014 年全市持证社工总人数突破2 万人,为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才力量。”首都社工人才建设这列快车已经启程。

文章来源:http://trade.swchina.org/trends/2014/0512/139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