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深圳民政改革创新会议提出让心理减压室覆盖全市

深圳民政改革创新会议提出让心理减压室覆盖全市

记者 管亚东

身体不健康能测,心理不健康也能测。昨天,在宝安区海裕社区服务中心,社工小陈指着一套“压力与情绪管理系统”告诉记者,居民考虑到私隐,可以自己测试评估心理健康哪里出了问题。如果需要帮助,社区服务中心则以个案的方式跟踪服务,他们为两位主动求助的个案提供了两个月左右的持续跟踪服务。

在日前召开的市民政改革创新会议上,提出了2017年阳光心理减压室覆盖全深圳的目标。而记者在访问中,却发现居民对心理健康要么不重视,要么讳疾忌医,而等到真正确诊抑郁症之类的却又为时已晚。政府的服务有点“剃头挑子一头热”,从2013年开始的试点工作,到目前真正开展和运用起来的却并不多。

企业家们的“国民心理健康梦”

近期的新闻中,市民经常可以看到由于感情纠纷等很小的事情,引发很大的社会事件。现代社会中,人们过度重视了温饱等物质因素,却忘记了心理健康才是幸福的源泉。2012年7月27日,几位有远见并富有慈善精神的企业家在深圳市民政局注册成立了国内首家专注于国民心理健康的慈善机构——深圳市阳光心理健康基金会,主要任务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救助等。后来,基金会联手深圳市社协,在全市社区服务中心中选取了30家作为试点。

它提供了一种类似“自助式”服务,通过用“压力与情绪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压力评估、放松训练、自主调节三大模块,居民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调适心理状况,可以学习到一些改善情绪的方法。如果得到允许,这些数据也将成为测评社区心理健康的基础数据。

社工成心理训练师

今年3月份,一个年轻人听说海裕社区有心理减压室,专门从石岩赶到这里寻求帮助。他诉说因为家庭情况特殊,随着年龄渐长发现自己想和女生交流,却总是紧张。在社工用专业辅导手法不断引导下,他开始上了一家夜大的专科班,逐渐和班里的女生相处得自然了。到5月份结案时,他已经有信心自己去换工作了。

让居民在家门口可以实现心理保健,或者得到社工的服务。从去年开始,在资深心理咨询师的授课和首批60名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通过不断培训,包括心理减压室功能、软件的操作,以及团队组建和分组实操,让社工们掌握心理基础知识和行为训练的方法,并且培训后通过相关考试,拿到国家劳动部认可的心理行为训练师合格证,可以在社区开展服务。

2017年是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年份,预计全市700多个社区将基本拥有自己的服务中心,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人员。阳光心理减压室是个非常好的创意,市社协负责人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加强宣传,让号称全国节奏最快的城市,给大家的心一个休息的驿站。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4/0509/139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