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行业社工妇女 惠州慈朋社工中心积极为企业女工开展心理培训

惠州慈朋社工中心积极为企业女工开展心理培训

 

在企业与政府之外,对于留住工人,社会组织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熟的社会组织,将帮助工人提升劳动技能、理性维护工人合法权益、了解当地民风民情、参与本地社会服务,从而增强与本地的关联,提升个人的安定感,增加外来务工人员留下的可能性。

在仲恺高新区,慈朋社工服务中心为女工提供心理培训项目,并为暑期流动儿童提供辅导,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更快融入工厂生活,也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能够适应城市生活;仲恺外来工志愿者服务队则聚集了诸多优秀的外来务工者,给新来的年轻人以激励,并带动外来务工者参与惠州社会服务工作,获得社会认可。

从去年开始,公民伙伴社工服务中心开始为外来女工提供心理辅导项目。该项目获得李嘉诚基金会、广东省妇联主办的“集思公益”的资金支持,免费为150名女工提供辅导。“德赛、恒信和信华3家企业欢迎我们过去给女员工上课,每家公司有四五十人参与,主要面对二十出头的普通女工,缓解她们的工作压力,提升她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慈朋社工总督导张晓园说。

这些女工普遍来自农村,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城市生活;多数单身,正在寻求与异性交往的机会。慈朋社工服务中心会设计一些针对异性交往的课程,让这些女孩更有自信,也更懂得自我保护。“我们有个环节叫‘秘密小纸条’,与异性交往是女孩普遍关注的问题,有人会问‘我长得不漂亮,我该怎么办?’,这些在读书或家庭中可能从来没有人教过她们。”张晓园说。

除了针对女工的项目,公民伙伴社工服务中心还有针对暑期流动儿童的服务。据统计,仲恺区曙光社区共有居民2万余人,其中未成年人将近6000人,70%属于流动儿童。去年7月至8月,慈朋社工服务中心为30个7至14岁的孩子提供服务。“我们每周组织2至3次课程,包括手语训练、安全教育、兴趣培训以及亲子互动等内容。”

该项目负责人张文彬说。安全教育课程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社工会绘制交通标志,教学生认识,并模拟城市实时交通;还会模拟家庭用火用气,以及地震来袭时的各种情况,让孩子有切身感受。

 榜样效应,激励新人

仲恺外来工志愿者服务队有注册队员数万人,他们分散在仲恺区的各大工厂里,其中充满励志故事。许多人都从普通流水线工人开始,经过个人的努力,上升至管理层,甚至自主创业,成为企业主。这些奋斗了数年乃至十余年的人,成为新到惠州的青年们的榜样。

TCL的员工盛勇是四川人,中专毕业后到深圳,最初在流水线上工作,此后来到惠州,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如今是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的主任。盛勇笃信知识的力量,相信只要经过自我奋斗,可以实现个人和家庭的向上流动。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完成了本科教育,现在正准备考暨南大学的研究生。盛勇早已在惠州买房落户,他的父母也已经搬到惠州,实现家庭的整体搬迁。

这样的例子,在仲恺外来工志愿者服务队里比比皆是。“我们的主管,是服务队的志愿者,听说有活动,我们就过来了。在这里,认识很多人,受到很多激励,也会更加认真地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20岁的包克露最初是流水线普工,经过考试,成为仓库管理员,这是每一个人上升必须经过的阶段。

20岁的曹林去年刚刚来到惠州。曹林虽然生长在农村,却几乎没有干过农活。她热爱城市生活,并期待真正在城市里安居。为此,她努力学习,几个月的时间就从几百名流水线工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点检员。曹林自豪且自信,“我一定可以像服务队里的前辈一样,留在城市里,过上比以前更好的生活。”

 

维护权益,服务本地

李金海是仲恺外来工志愿者服务队的创始人。在2007年成立这支队伍时,他的目标是让外来工互相帮助,并且服务社会。“当时,人们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认识,会比较刻板,认为没有文化、没有教养。我们希望通过参与惠州社会服务,树立更好的形象,获得市民的尊重,更好地融入城市。”

多年来,仲恺外来工志愿者服务队组织了大量公益活动,包括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帮扶乡村学校,探访乡镇敬老院等。索尼的员工李成燕1996年来到惠州,经过十多年奋斗,成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生活慢慢稳定之后,发觉自己只在家庭和企业两头跑,都不知道惠州是什么情况。后来,听到身边很多人在参加公益活动,做志愿服务,就加入了。现在,还带着女儿参加,这里相当于是她的家乡了,得多了解。”

仲恺外来工志愿者服务队还在员工维权方面发挥作用。由于志愿者散布各大工厂,服务队能够及时跟进工人们的思想动态,并且可以及时介入,避免造成大的冲突。在仲恺高新区突发的罢工事件中,服务队会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介入,了解工人的诉求,促进工人与企业的沟通。“很多时候,可能是沟通出现问题。我们的介入,可以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较好地解决问题。我们主张理性地沟通,这将让工人觉得自己是受尊重的,自己的权益得到了保护。”李金海说。

南方日报记者 钱小敏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ocialwork/fn/2014/0507/138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