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案例研究 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

事件回顾:

小聪(化名),男,北京人,案发时16岁,目前羁押于看守所。小聪因朋友与被害人发生感情纠纷,便在朋友的纠集下与其他几名朋友在街上对被害人进行殴打,过程中同案持尖刀猛刺被害人,最终致使被害人因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小聪与同案几人均被公安机关逮捕,并由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目前,小聪一案已经由法院开庭审理,审理结果尚未宣布。

背景

小聪是一个非常聪明伶俐的男孩,从小虽然淘气,但老师、长辈都会夸赞他聪明、懂事,作为家中的独子,他从小就备受长辈亲人的宠爱。五岁那年,小聪的母亲因病去世,此番事件不仅给家人极大的情感打击,也让小聪的家负债累累。一年以后,独自养育小聪的父亲与小聪的继母结婚,这位继母此前也有过一次婚姻,并育有一个女儿,由其前夫抚养,这样一来,小聪便因此次家庭重组多了一位“姐姐”。小聪的继母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对于教育小孩有一定方法、心得,她在小聪的父亲最困难的时候来到家中,并一手掌管起小聪的生活、学习。其实,小聪的父亲与继母一直以来感情很好,对小聪也是尽心尽力,小聪觉得继母这么多年如亲生母亲一样照料自己,因此对于继母也是满口赞同。

还记得第一次在看守所内见到眉清目秀、充满自信与阳光气息的小聪,他灵活的思维与流利的表达都透着一股“机灵”。如果能够在校园里,小聪应该是个性格活泼、成绩不错的好孩子,而此时他戴着手铐体会着铁窗生涯,心里经受了来自情感、道德、法律的多重压力。我们与小聪的关系建立非常顺利,他很快了解了社工的工作性质与目的,滔滔不绝诉说着自己在“里面”的想法与感受,他放不下自己给家人、朋友带来的伤害,放不下自己的行为带来的生命消逝、更放不下自己对未来生活的恐惧。面对如此透彻、明白的小聪,社工难以想象他是怎样走向“深渊”的,而这一定要走入小聪的生活环境中看一看。

服务过程一:打开案主与继母间复杂的心结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血缘亲情是天然而不可割舍的关系,也是绝大部分家庭组成的重要纽带,“血浓于水”一词似乎能够“摆平”许多出现在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中的家庭构成越来越趋于多元、复杂,重组家庭与无血缘的收养家庭等趋于平常化,当这些家庭出现问题时,更多的人归咎于“因为不是亲的”。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养育之恩、生活感情似乎到最后都抵不过“血浓于水”四个字,难道亲情必须有血缘吗?

对于小聪和母亲来讲,血缘之情与养育之恩的矛盾,似乎已经缠绕他们十余年,不知道将来还会因此隔阂多久。社工清楚的记得家访那一刻的冲击,如此和谐的家庭、恩爱的夫妻、慈善的父母、聪明懂事的儿子,他们会存在隔阂吗?然而小聪母亲滔滔不绝的表达自己多年来对小聪的付出却让社工意识到——这位比亲生母亲还重要的继母实际上也难以正视自己与小聪的关系,难以摆脱世俗中对继母的看法,她太害怕别人认为自己对小聪不好了。

而小聪呢?他也在充分信任社工后坦言:亲妈去世以后,我不想成为他们(父亲和继母)的负担,我更喜欢在爷爷奶奶家待着。面对继母,小小年纪的小聪表现出更多的顺从与懂事,他这是在本能地祈求友善的对待以及良好的生存环境。然而自己内心的感受,小聪从未通过向父母表达获得正向的排解。了解到这些信息后,社工才真正理解了小聪生命转变的深层原因。

家庭的走访让我们看到了小聪心底的结,在学校中他的表现也确实让人深感惋惜。老师表示,小聪一向表现很好,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听说小聪的事情后一时难以接受,流下痛心的泪水。所有人都没想到,会是小聪做出了这样的事、会是小聪即将面临那样严峻的惩罚。确实没有人看到活泼、懂事的小聪内心的需求,压抑了十年的叛逆与不安,终于在小聪认为自己可以“独立”的时候全部爆发。

社工希望通过“叙事疗法”帮助小聪客观面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家庭状况,并且尽量明了自己的犯罪原因。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提升小聪的自我认知程度、引导他改善偏差认知及偏差行为习惯、提升悔罪态度外,最重要的工作是消除他内心中对继母的隔阂。在与社工的交流中,小聪每次都会问及母亲的身体状况,每每往家里写信或者有需求都是“跟我妈说”,其实小聪与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只是心中的结结了太久,让人不容易察觉。当社工将他自己的言行反射出来以后,小聪逐渐面对了问题,他认识到,这么多年母亲为了自己付出了很多,自己与母亲的感情多年来已经积累的很深。“放下心中的隔阂”,是社工在法庭教育中最后对小聪的嘱咐,他坚毅的冲社工点了点头,相信他还有很长时间可以践行自己心中的诺言。

服务过程二:帮助案主学会在逆境中重生

小聪的自身天资较好,虽然身负命案短时间内不能回归社会,但他年仅16岁,未来的路还很长,因此鼓励小聪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重拾生活的勇气便成为社工对他进行工作的重点。

自第二次见小聪,他便告诉社工自己在“号里”的“老师”教给自己很多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也乐观地看到“以前在外面不爱看书,进来以后有时间好好看看书,学习了很多知识”。社工很快给予了他充分的鼓励,鼓励他多学习、多思考,将来出去以后还有很多机会成就自己的事业。

小聪非常积极,第三次见面就开始向社工讲述他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和佛学知识,并说“将来出去以后可以尝试做生意,你们的工作特别好,很像佛教的布道,很有意义”,当看到社工赞许的笑容,他似乎得到了更大的动力去努力学习。

第四次谈话,小聪已经能够将《周易》的八卦内容烂熟于心,并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的联系,认为自己处于“潜龙”阶段,之前还没有“潜”就着急浮出水面,所以要经历这样的磨砺。社工一次次惊喜,以小聪的天资和学习动力,在漫长的铁窗生涯中他能够获得更多成长和思考!最后一次见过小聪,社工简单地处理了小聪的离别情绪,并一再鼓励他保持自己对未来的梦想。他对社工的要求只是“告诉我妈,给我寄两本尼采的书”。

正如小聪自己所说的,“进来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在外面我不可能踏实学习这么多知识”。社工在此过程中并没有“费尽心机”,只是不断地给小聪赞许、肯定、鼓励,他也如同龄的孩子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一样,充满动力并希望获取更多的肯定。在习作“我的自画像”中,小聪讲到:以前的自己像一个小虫子,很渺小、很迷茫,身边有很多条路,自己却看不到机会;进来以后,自己成长成一棵小树,虽然还不能像参天大树一样,但我已经能够看到身边的路,知道了自己可以往哪个方向继续走。

服务过程三:期待——重建亲子之桥

小聪一案截至目前已经比较清晰,小聪本人也在看守所里取得了可喜的改变,然而小聪生命轨迹中最重要的支撑点与转折点都在于他的家庭:他与继母能否打消所有隔阂、家庭能否为他提供足够的安全感与归属感,是将来小聪能否真正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小聪的生命能否重新充满幸福与快乐的根本问题。

然而,打消双方的隔阂并非仅劝通小聪就可以的,针对小聪的家庭——尤其是继母进行的家庭社会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环节。如何让一个成年人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坦诚面对自己内心中最想逃避的想法?这无疑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工作,小聪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强势、自信的人,她很在意老百姓都挂在口边的“有里有面”、“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思想,因此取得小聪继母的信任,并让她坦然对待自己与小聪存在的隔阂,冷静处理小聪内心中的安全感问题与亲子间亲密感的问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家庭问题,这更是社工需要长时间建立关系的工作。

目前,小聪一家因小聪一案深受打击,刑事赔偿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小聪父母还难以真正冷静的思考将来小聪回家以后的问题,因而社工在此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加耐心、持久、专业的工作,这也对社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社工对小聪的工作在法庭教育后暂时告一段落,我们对他充满了信任与期待,虽然他即将面临法庭的宣判,虽然他不能再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回到校园,但他身上的积极乐观和生命力让社工感到满足、鼓舞。小聪的故事不能仅仅停留在遗憾与感动,今后他依然需要他人继续鼓励他、支持他,弥补这个生命的遗憾、扩充这个生命的意义。

小聪最后的疑问在我心中久久难以散去:“我觉得你们这个工作晚了,应该在犯罪之前制止,不是在犯罪之后教育呀?”是谁错了?阳光总在风雨后,小聪走过了这段风雨路,但更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风雨却从未停息。

(司法社工:李涵)

点评:

本案社工在见过小聪之后,非常欣喜地给我打电话诉说小聪的聪慧,并对小聪的正面成长充满信任,但同时也留有一个疑问:“如此阳光的一个孩子何以与人纠集在一起去杀人?”“人在环境中成长”!为了解开这个困惑,我与本案社工一起走访了他的父母和老师,而社工也多次与小聪的同案朋友们进行了交流。

正如本案社工所了解到的,最让小聪牵挂的人是自己的父母,而让小聪离家出走,与朋友日夜厮守也是他的父母。小聪的继母为小聪的成长付出了诸多心力,小聪对此也深深感恩!然而这对母子并未因彼此真诚关照而弥合重整家庭自然形成的心理隔阂;虽然继母开口便是:“我儿子”,小聪说起家人必说:“我妈”,但是他们的心也许从来没有完全契合过。

正如马斯洛所说,每人在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被满足以后,便会产生归属和爱的需要,小聪也许就是在寻求着家庭无法给予他的真正能够满足他内心需要的爱的归属时才会离家出走,才会与朋友在一起彼此温暖和支持,才会在朋友一个偶然的电话的邀请下去帮助朋友“出头”,才会在自己也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成为“杀人犯”。

这就是一个实施了杀人行为的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在这段历程中,有孩子为了寻求安慰的懵懂和冲动,同时也有一位继母的伤心与无奈!社工无意于去区分期间孰对孰错?但还是希望将本案中因家庭重组对孩子心理带来的影响与大家分享,并且希望能够引起大家更多的反思!

本案的服务过程三应该是针对这个家庭开展系统的家庭治疗,这个家庭确实需要社工的帮助,然而小聪尚在看守所里等待着审判的结果,而小聪的母亲依然陷入在孩子杀人的痛苦中无法理性的思考,帮助这个家庭需要父母和孩子间的频繁互动,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给予跟进,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也许社工必须要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但我们的反思不能停歇,因为这正是我们专业成长的最好契机!

(督导:席小华)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case/2014/0411/130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