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务探索实务视点 纪念昆明“3.1”事件 社工们应当传递正能量
纪念昆明“3.1”事件 社工们应当传递正能量
为纪念昆明“3.1”事件,帮助事件中丧亲者走出悲痛,重新点燃希望,社工们应当传递安慰、给予关怀赋予正能量,重新开始。
一、哀悼的四个任务
第一项任务:接受失落的事实。
悲伤的第一个任务便是完全面对事实,承认这个人不在回来。接受现实就是相信与失去的对象重聚是不可能的事,至少此生不可能了。许多延续失落历程的人发现,自己想要找回失去的对象,或者认错他人。
接受失落事实是需要时间的,因为它不仅是一种理性的接受,也是一种情感的接受。生者可能在理性上了解失落的终结性,却要很久之后,才能在感情上完全接受这个事实。因此传统的仪式,如葬礼,可以帮助生者见见接受失落的事实。尤其是生者没有亲眼看见死者的尸体的情况下,特别不容易接受。
第二项任务:经验悲伤的痛苦。
痛苦的定义包含了许多人在失落后所经历到生理、情绪和行为上的痛苦。承认和解决这种痛苦是不许的,否则痛苦会借着病症或其他偏差行为来呈现。虽然每个人经历痛苦的程度和感受痛苦的方式各有不同牡丹失去自己曾经深深依附的对象而没完全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事。
社会可能会对哀悼者的感受不以为然,如说“你不要悲伤”,这样让哀悼者否定悲伤的需要或不去感觉悲伤,反而会阻碍生者完成哀悼任务。悲伤和痛苦是经历悲伤的主要感受,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相关的感受需要被处理,如焦虑、愤怒、罪恶感和寂寞。
第三项任务: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
在失去爱后,人所需要适应的三个领域:
1、外在适应:逝者如何影响生者在世上的日常生活,生者往往是在失落发生后才会清楚了解逝者所曾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因此要承担逝者过去的角色
2、内在适应:逝者如何影响生者的自我概念,死亡本身迫使生者要去面对调整自我概念的挑战。
3、心理适应:逝者如何影响生者的信仰、价值观和世界观。经过死亡的失落,可能使一个人的基本生存价值和哲学信念被挑战,而这些信念往往受到家庭、同辈、教育、宗教个生活经验的影响。
第四项任务:将对逝者的情感重新投入到未来的生活上。
生者不在将希望与回忆依附在逝者身上。不会将精神和情绪从逝者身上挪开,而是可以找到发展和逝者之间“持续联接”的途径,但不会阻碍生者的生活。我们需要发现纪念,记忆所爱逝者的途径,永留他们和我们在一起,也能继续生活。不在于要放弃逝者,而是要为逝者在心里找到一个适当的处所,同时也为他人保留空间。
(此文节选自在美国的作者威廉·华尔顿博士的《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此内容版权属于威廉·华尔顿,在此特别鸣谢。)
二、如何陪伴丧亲案主
当知道朋友有至亲离世,正处哀伤期间,你应该怎样去表达关心?不少人会怕问多错多,索性对方不讲自己就不问。这样做是冷静,还是冷漠?又有些人只一味劝说“看开点”、“不要那么伤心”,这些话真的有用吗?
医务社工指出,“不是每个人都合适作为哀悼陪伴的人选,例如一些本身性格比较负面、工作太忙没时间,又或者思维比较理性的人,都不一定合适”。但医务社工也表示,就算不是“最适合”的谈心人选,朋友之间也不要回避当事人的哀伤,应按对方的步伐,了解其需要,分担自己适合的陪伴角色。
一般而言,丧亲情绪可分为3个阶段。
(1)丧亲初期:当事人刚知道亲人离世的消息,情绪处于震惊、不真实的阶段,很需要一个让他安心的人陪在身边,作为“定心丸”,朋友最好整日陪伴着他,但重点在“陪伴”,而不是“开导”。
(2)陪伴方式:这个阶段,丧亲者可能会有很多不理性的话比如 “是我害死他的”等,也有丧亲者会控制感受表现极为平静,其实这些夸张的自责,又或过分冷静的言行,都是个人情绪防卫机制的表现,希望借此来平衡自己内心的忧虑和震惊的感觉,身边的朋友不需要刻意判断这些表现是否正常,只要行为没有失常伤害自己,只需陪在对方身边,聆听他的话语,给他空间表达伤痛就足够 了。
(3)丧礼前期:当事人情绪不稳定,而偏偏此时有很多后事要处理,如丧礼安排等,朋友如果能适当帮忙分担事务,可减轻其压力。陪伴方式:朋友千万不要帮当事人做完所有决定,因为处理丧亲程序的经验,有助当事人接受“亲人已离世”的信息,如果全由他人代劳,反而让他更难接受事实。
(4)丧礼后期:丧礼办完后,很多人(甚至当事人)都会觉得事情已完结,但其实忙乱过后,当事人才会有更多时间面对内心感受,家中每件事物都时刻在提醒他已失去亲人,会有很多具体的生活不适应。陪伴方式:留意当事人细节上的需要,比如多和他进行户外活动,减少睹物思人的影响。尽量协助当事人适应丧亲后的生活。
(5)哪些话你应说哪些不应说?
应该说的话:“可能这一刻你不知道说什么,不过可以慢慢来,不用心急”、“我知道一切来得太突然”、“我很担心你的情况”等。
不应说的话:“节哀顺变”、“时间会冲淡一切”、“一切都会结束”等。原因:这些陈腔滥调的说话,背后有着一种“不明白”的表现,令当事人更感没人理解心情,倍觉难受。 “不要哭啦,哭得再多他都不会回来……”原因:哭是人无助时的正常表达反应,当事人也控制不了,硬是提醒对方要自制,只是“不明白”对方内心伤痛的表现。 “我很明白你的感受……”原因:每个人面对丧亲的伤痛,没有人能真的完全明白,只管急于用话语去表达自己的“明白”,反会忽略了要体会当事人的情绪。
(6)哀悼陪伴有技巧
丧亲情绪反应一般在3~4个月后可以缓和,如身边的朋友观察到当事人的生活作息有例如持续失眠、逃避社交、突然发胖或消瘦等,必须建议当事人看心理医生,并陪同接受辅导。但医生也强调,每个人抒发情绪的方式因人而异,倾谈分享是成年人主要的表达方式,在哀悼陪伴的过程中,朋友只要注意以下技巧,也可减少刺激当事人的情绪: 回应的重点在接纳、肯定对方的感受,才再表示关心,而非执着于事情或字眼的对错;聆听是最重要的技巧;作伴者需要冷静而不是冷酷,因此伤心时,也可陪着当事人流泪。但为免增加当事人的情绪压力,也应该控制情绪,表达清楚是“我也很难过,但你不用担心影响到我……”之类的话。
本文为七宝站青少年社工:周婷投稿
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投稿信息如下:
网址:www.swchina.org
电话:010-65000594
传真:010-65016220
邮箱:edit@swchina.org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甲6号
邮编:100020
责任编辑:姜妍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view/2014/0303/111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