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实务探索行业社工婚姻家庭 我国最早的社会工作刊物:《社会工作通讯月刊》

我国最早的社会工作刊物:《社会工作通讯月刊》

0

原载于《中国社会工作》作者  彭秀良

创刊于1944年的《社会工作通讯月刊》是我国最早的社会工作专业刊物,由国民政府社会部主办。这份刊物目前在国家图书馆有存,但是国内关于它的介绍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下面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

办刊宗旨与栏目设置

《社会工作通讯月刊》于1944年1月15日正式在重庆创刊,刊名由社会部长古正纲题写。从创刊时起,该刊标注的出版日期都是每个月的15日,一直延续到1948年5月并入《社会建设》杂志为止,中间没有间断和重大变更。

《社会工作通讯月刊》的办刊宗旨为:“以阐扬本党社会政策,诠释社政法令,研究社工方法,检讨社工绩效,报道社工消息,汇集社工资料,并为社工人员解释疑难辅导进修为主旨。”遵循着这样的办刊宗旨,该刊的栏目设置也颇有特色,分为“专论”、“社工报告”、“参考资料”、“社会法规”、“社工指导”、“社工消息”、“社会部公牍”、“统计资料”和“图书述评”等。“专论”所刊文章属于总结性或探讨性的论文,“社工报告”所刊文章属于当时社会行政方面的情况报告,“参考资料”所刊文章多系介绍国外的社会行政体制或计划,“社工指导”栏目的内容大概是向社会行政人员介绍具体的业务知识,“社工消息”登载的多为最新的社工动向。下面以1947年第11期为例,来看看各个栏目登载的详细内容:

“专论”有4篇文章,题目分别是《七年来的民众组训》(曹沛兹)、《七年来的社会福利工作》(张鸿钧)、《现阶段的合作行政》(王世颖)、《社政研究之新认识》(王征葵);“社工报告”有两篇文章,题目分别是《我国工矿检查实施情况》(社会部工矿检查处)、《福建省社会行政概况》(曹挺光);“参考资料”栏目也是两篇文章:《法国的社会安全计划》(万锡久译)、《劳工检查》(社会部工矿检查处译);“社会法规”栏目登载的是《工业会法》;“社工消息”有9则,其中3则分别是“社会部通令各省市彻底实施二五减租”、“社部派员督导京郊农会组织”、“《煤矿安全守则》出版”。

每期的栏目设置比较固定,有时也会做些微调。比如,1947年第3期临时增设了“转载”、“法令释疑”和“特载”3个栏目。“转载”里面刊登的文章分别是《蒋主席新运十三周年告全国同胞书》和黄伯度的《新生活运动与社会建设》;“法令释疑”是对县市参议员职业选举的解释;而“特载”栏下却是《我国实施就业组织建议书之报告》。又如,1947年第5期增设了“旅美通讯”,刊登的是朱家瓖的《美国工人怎样组织工会》,这一期的“社工报告”栏目是刘堃闿编写的《如何编制人民团体统计》。

解剖两篇文章的内容

为了使读者更真切地了解《社会工作通讯月刊》的内容,我在这里抽取两篇文章为大家做一细致解剖。第一篇是吴世恕的《遵义社会服务处工作纪实》,刊于1946年第10期,另一篇就是张鸿钧的《七年来的社会福利工作》。

《遵义社会服务处工作纪实》是该处的年度工作报告,发布出来是为了引起社会各界的批评。这份报告分“前言”、“环境部署”、“业务概况”和“结论”4部分,这里重点介绍“业务概况”部分。

遵义社会服务处位于遵义中心市区,建有西式房屋3幢。该处的业务共分为4个部分,计有生活服务、人事服务、文化服务和经济服务。生活服务包括7项:①公寓,公寓又分为社会公寓(集团房1间14个铺位、单人房8间、双人房两间)和家庭公寓(6间)两种,8个月(以下不加特殊说明者均指这一期间)共寄寓旅客7814人;②旅居向导,类似于现在的旅游指导,共服务337人;③食堂,服务人数为41509人;④沐浴;⑤理发,共服务2215人;⑥浆洗,共服务2630人;⑦福利茶座,夏天开放,3个月参加者18620人。人事服务包括6项:①复员服务,办理成都工人遣散回籍及难民登记、调查,综计服务人数为3636人;②职业介绍,分求职(介绍成功64人)、求才(121人)、调查访问及职业训练4项;③人事咨询,特聘各种义务顾问,书面或口头解答质疑问题;④代理邮政,总计寄信14810件、留转信件130件、印刷110件;⑤读写书信,综计服务113次;⑥零物寄存,综计服务241次。

文化服务又分为教育与康乐两部,属于教育的包括:①民众夜校,规定两个月为一期,第一期毕业学生成人班36人、儿童班27人;②学术讲演,举行7次,听众总计1554人;③书报阅览,除白天整天供应外,晚间也延长到11点,服务人数14716人;④农村服务,采取巡回下乡工作的方式,分批组队出发,第一次服务2123人,第二次服务3216人;⑤通俗宣传。属于康乐的包括:①开办义务诊疗所,诊疗人数为3169人;②补充体育设施;③组织球队,参加各种比赛38次;④组织旅行团共一次54人;⑤充实娱乐室设备,参加娱乐者约13266人;⑥组织音乐研究会,每星期举行唱片晚会一次,每半月举行音乐晚会一次。

最后一项是经济服务,包括:①办理湘灾筹赈事项,共收捐款700余万元;②代办平民音乐队租用手续,总计租用23次;③代售书报,代销《幸福报》35份,售出《息烽温泉指南》30份、《大风》半月刊16份、《儿童周刊》24份。

通过上面的数字,我们对遵义社会服务处的工作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必须记住那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复员时期。在这份报告里,吴世恕还对过去的工作做了检讨,并指出以后的工作方向是加强本身业务并策动群力以增强工作效能,由城市深入乡村改善农工福利,由消极的示范转到积极的启迪。

与《遵义社会服务处工作纪实》不同,《七年来的社会福利工作》是从宏观上来总结社会部成立7年来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张鸿钧将7年来的社会福利工作归纳为四个方面的趋势,一是行政由综合单一而专业分工,二是政策由消极救济而积极福利,三是业务由实验研究而示范推广,四是设施由建立据点而普及全面。张鸿钧特别指出:“数年以来,社会福利设施之据点均已建立完成,且多已进入全面普及的阶段。以目前估计,职业介绍所已发展至五百七十余单位,救济院所已达三千余单位,育幼机关已达二千所左右,几已普遍全国各地。然而,我们仍觉不够,除积极推行,力求普及外,对院外救济则更求普遍。如每年冬令救济及灾区救济范围皆极为广泛,儿童之家庭补助范围将尽量推广。务使每一个国民都能享受到国民应享受的福利,以实现大同之治的最高理想。”对于他的这种反思精神,我们应该表示敬意。

一点评价

虽然《社会工作通讯月刊》是近代中国最早以“社会工作”命名的刊物,也有人给予它很高的评价:“意味着社会工作在中国有了自己的标志,社会工作在中国得到了合法化的地位。” (孙志丽、张昱:《中国社会工作的发端》,《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但我的感觉是,《社会工作通讯月刊》偏重于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对于社会工作实务则贡献不大。在该刊1948年第1期的社论《本刊四周年纪念的期望》中,也间接地点出了这一点:“四年来对社会政策的阐扬、社政法令的诠释、工作技术的研讨、社工消息的报道与各种参考资料的收集,都曾尽了相当的努力。”作为一份官方刊物,《社会工作通讯月刊》毕竟存在着专业性不够强的弱点。

文章来源:http://practice.swchina.org/socialwork/hyjt/2014/0228/11082.shtml